新项目发布 ——新能源与高效动力领域 |
新能源与高效动力领域
1. 长寿命高效率钛酸锂储能电池系统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技术简介】采用钛酸锂系长寿命宽温度范围的电池体系研制的电池组合系统,已在军用电台,指挥中心等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展开推广和应用。其输出功率最大可(组合)调节,输出电压AC 220V/380V,直流输出48V-480V可调。具有长寿命、易组合、高可靠特点,为重要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备用电力。 【技术特点】长寿命,电池模块充放电次数可达5000次以上,日历寿命10年;宽温度,电池模块可在-40~60度情况下工作;易组装,模块化设计,以2.5kWh任意组合;高安全,系统滥用条件不起火、不爆炸;高效率,系统能量效率>90%。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可用于风电场、光伏发电场等解决功率平滑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等问题;城市或重要电力的应急备用电源;智能电网中对局部电力系统的支撑;微网和家用储能系统。 【专利状态】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 【技术状态】样品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投入需求】需建设一条电池生产线及相应场地。我方可对生产线方案提供咨询,并提供整套高性能电池工艺(或可根据我方技术要求改造现有生产线,费用另外计算)。 【预期效益】可实现产值2亿元左右(与投入的单元线相关),利润2000万元以上。
2. B级乘用车PEPS(包括P-EPS和DP-EPS)电动转向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特点】P-EPS/DP-EPS电动转向系统控制软件完全自主开发;CAN总线通讯及诊断系统已成功应用于P-EPS/DP-EPS电动转向系统;P-EPS/DP-EPS电动转向系统无刷电机永磁同步技术的应用为国内首创技术;P-EPS/DP-EPS电动转向系统主动回正技术的应用。 【技术水平】电机:永磁式电机,额定电压DC12V,额定扭矩≥25kg.cm额定电流70~90A;电控单元(ECU):控制方式为单片机,额定电压DC12V,工作电压范围10~16V;扭矩传感器:电磁感应类型,额定电压DC5V,额定输出电压2.5V;减速装置:速比15~27,减速结构为蜗轮蜗杆传动。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能为前桥负荷1.3吨以下B级车配套,输出力大,适用于发动机排量2.0~2.5L以下的B级乘用车。 【技术状态】试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需要投入1475万元 【预期效益】按单价1600元计算,达产后年产P-EPS电动转向系统20万套公司可新增年销售收入32000万元,增加利税4143万元。同时促进民族汽车业的发展,节能减排—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汽车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压贮气装置(气瓶)制造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凯迈(洛阳)气源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高压贮气装置(气瓶)以GJB和用户具体需求为设计依据,经过设计优化,以特研不锈钢、特研钛合金为材料,通过机械加工、结构成型、热表处理、装调、试验验证考核等过程进行加工制造。
【技术特点】高压贮气装置(气瓶)具有外形美观,人机工程性优良,工作压力高、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充、放气)方便、密封性好、好维修、耐腐蚀、反复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技术先进、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等特点。
【技术水平】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该技术除应用于精密自控装备系统外,还广泛应用于航空救生灭火、红外制冷、新型高效动力、石化、矿井、医疗等领域。 【专利状态】申报并已受理9项专利 【技术状态】样品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为了满足民用市场需求,需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故需要增建生产线两条(高效自动化设备、生产场地等)及投入后期试生产试验验证等费用,投入需求共计500万。
【预期效益】预期经济效益: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及产品的状态预测,两年可收回成本,第三年开始可实现10%的投资收益率。
4.冲负荷柴油发电机组 【技术开发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简介】采用飞轮储能的方式组成的柴油发电机机组,利用飞轮的储能特性在低负荷时存储能量,在需要超过机组的额定功率短时输出或者突加大负载时,飞轮释放储能,从而让机组的输出电能维持一个较高的品质。 【技术特点】利用惯性飞轮在低负荷时储存的能量来应对突加负荷以及超功率负荷;很好的控制机组的转速跌落以及输出电源的品质;减少柴油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功率;优化了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保证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具有脉冲型负荷特性的行业,如港口、钢厂等的应急电站。 【专利状态】已获得1项专利。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股权投资 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用于生产能力和试验能力的建设,预期投资2000万元。 【预期效益】年产值1000万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长。
5.大功率喷水推进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技术简介】喷水推进装置作为一种特殊的推进装置,它与螺旋桨的原理区别,与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飞机的推进原理差别相似。它的推力不是直接由旋转的桨叶产生的,而是要靠喷出水流与吸入水流的速度(动量)差来实现。
【技术特点】经实践证明,喷水推进在高速船艇上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和特点:
【技术水平】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航速25kn以上的高速客船、滚装船、游艇、缉私艇、公务船。 【合作方式】承制或销售代理 【预期效益】5MW级喷水推进装置的产值约800万元/套
6.车载取力发电机/辅机电站 【技术开发单位】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技术简介】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事特种车辆和工程车辆发电系统的开发研制,经历了几个阶段:
【技术特点】 【技术水平】功率密度在同类产品中较高;可靠性高;供电品质好(稳态电压精度、纹波电压、浪涌电压全面达到或超过国标、国军标相关要求)。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工程机械车辆;矿山机械车辆;电源车、应急电源;民用车辆。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1项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7.大型多腔连续溅射式镀膜设备 【技术开发单位】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电子在正交的磁场和电场中运动,引起工作气体电离,离子与靶场原子碰撞产生溅射,在基体材料上沉积成膜。 【技术特点】本产品为适合超长不锈钢管镀膜的多腔连续式磁控溅射镀膜机成套设备,采用超长靶阴极、大型工件自动传送和行星式公自转系统、超长管状工件膜厚监控、在线检测及自动控制等独特设计,可保证被镀产品吸收膜的一致性,实现了连续可靠运行与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将填补国内超大型连续镀膜机设计和制造的空白。
【技术水平】大型多腔连续溅射式镀膜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太阳能高温集热管、薄膜太阳能制造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5项 【技术状态】样品阶段 【合作方式】风险投资 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技术需方投入必要的流动资金,我方可提供技术支持及技术培训。 【预期效益】项目完成后利润率25%,能够为国家系能源领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8.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简介】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定转子外形与开关磁阻电机相似,为双凸极结构,定子上套有集中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转子上无绕组,定子和转子铁心由硅钢片迭压而成。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发电运行时,仅用三相整流桥,不需要位置传感器和可控变流器, 调节励磁电流即可调压,发电机的结构及其控制系统非常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与二极管整流器组合可构成目前世界上最简单的无刷直流发电系统,该新型发电机同时具备电励磁同步电机控制简单与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简单、适合高速、高温运行的优点。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可以有两相、三相、四相或多相等多种型式。 【技术水平】课题组在双凸极电机的结构、发电控制技术、电动控制技术、励磁控制技术等方面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7项已授权。已研制成功18kW、30kW、60kW、100 kW等多种规格无刷直流发电机与起动发电机,以及研制成功9kW无刷直流电动机。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双凸极电机可用于航空、车辆、风力发电等场合的发电机、起动发电机,尤其适合用于高电压、大功率无刷直流发电,还可用作高速、成本低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的水泵电机、防爆电机。 【技术状态】试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股权投资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8.携式太阳能供电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总参郑州科技创新工作站 【技术简介】本设计方案采用简洁结构形式,将智能控制器单元电路集成在太阳能电池板后部,“嵌入式”适配器可卡入电池接入端,两者利用导线联结。当野外使用时,可将太阳能供电系统折叠为展开面积的1/4,便于携带。
【技术特点】采用巧妙的双向展开外壳设计,重量轻,携带方便;
【技术水平】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适用于所有野外工作的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如矿藏勘察、农林巡护、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野外探险等活动,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 【技术状态】样品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采用技术转让方式,需要技术需求方投入的资金为2000万元;采用其他合作方式,需要技术需求方投入的资金为500万元。 【预期效益】预期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毛利润在30%以上。
9.轻便式发动机输油泵系列 【技术开发单位】总后油料研究所 【技术简介】可串并智能发动机泵单元主要由框架、自吸离心泵、防护隔板、静电接地卷盘、蓄电池、隔震垫、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发动机和自吸离心泵之间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自吸离心泵采用新型液环式自吸离心泵,该泵将液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借助液环轮将气体排出,实现自吸。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改善发动机泵单元的工作特性,实现发动泵单元的定压输出,同时有效调节多台发动机泵单元串、并联工作时的工况。
【技术特点】
【技术水平】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适用于石油、化工、水利等需要流体输送的场合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需要技术需求方投入的资金500万。 【预期效益】可串并智能发动机泵单元具有离心泵可靠、耐用的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自吸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利等需要流体输送的场合,装备适应能力强。已每台泵机组产生5000元的利润,年生产1000台,可产生利润5000000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0.空间太阳能电池转地面聚光光伏应用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技术简介】该技术是通过透镜聚光的方式把一定面积上的光通过聚光系统会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焦斑),太阳能电池仅需焦斑面积的大小即可,从而大幅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用量。同样条件下,倍率越高,所需太阳能电池面积越小,是聚光光伏发电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技术特点】 【技术水平】聚光电池效率目前属国内第一,国际领先。高倍率聚光系统采用GaAs等三五族化合物电池,聚光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8%。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应用,离网或者并网电站。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12项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许可使用 【投入需求】累计投资已达1亿元,建成20兆瓦的生产规模,实现千瓦级组件示范应用。到2015年规划实现产能100兆瓦,需要投入4亿元~5亿元。 【预期效益】产值可达到3亿元~4亿元
11.高压大流量轴向柱塞泵/马达产业化项目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该技术成果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液压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主要是利用柱塞往复运动完成吸油、排油来进行工作。 【技术特点】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压力大,动作平稳,传动效率高,控制方式多样,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等特点。
【技术水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塑料机械、农林机械、机床等装备的液力驱动系统。 【专利状态】正在申请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风险投资 【投入需求】年计划产量为3万台,投资6.5亿元。 【预期效益】达产后年收入约7亿元,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产品产业化后可替代进口。
12.聚光型太阳能系统用锗衬底片产业化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技术简介】该单位以VGF法锗单晶生长技术制备超薄锗片,已经解决了4英寸超薄锗单晶片的切割、研磨、抛光、清洗、测试和封装等关键技术,建成了4英寸超薄锗单晶抛光片研制生产线。由于聚光后产生的高温使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因此具有较好耐热性的以锗为衬底的Ⅲ-Ⅴ族化合物电池,成为了高倍率CPV系统电池的必然选择,也是低成本规模建造太阳能电站的有效途。
【技术特点】
【技术水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空间用多结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地面聚光太阳能系统。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4项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风险投资 【投入需求】使用该技术需具备相应的设备和场地,主要设备包括:多线切割机、全自动倒角机、化学腐蚀机、抛光机、清洗机等。普通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七级净化间:面积300平方米,四级净化间:面积150平方米,相应的配套调价。 【预期效益】据预计,2011年至2015年国外聚光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将达6千兆瓦~8千兆瓦,到2020年全球聚光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将达80千兆瓦~90千兆瓦,所以锗衬底片的需求量将达到8000万片。另外,空间应用也给锗衬底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中国将研制100颗以上空间飞行器,为锗衬底片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会。以年产10万片、单价600元计算,每年将带来6000万的产值。 |
上一篇:新项目发布 ——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领域 下一篇:新项目发布 ——微电子与电子信息领域 |